查隱患 嚴標準 建專班 多地強化燃氣安全管理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次瀏覽
燃氣安全事關千家萬戶和民生大計。近日,山東、江蘇、內蒙古等地強化燃氣安全管理,開展燃氣安全應急演練,部署燃氣安全排查整治工作。
近日,甘肅省嘉峪關市應急管理局組織消防救援支隊、供電公司和天然氣公司開展安全宣傳“進家庭”活動 。各單位人員深入居民家中教居民識別燃氣安全隱患的方法。李興超 牛玉嬌 攝
近日,北京市房山區應急管理局執法人員進入轄區企業,排查燃氣設備運行情況。 楊茹 攝
6月24日,江蘇徐州市泉山區桃園街道聯合區住建局、消防救援大隊、燃氣公司進行2022年度燃氣安全事故應急搶險演練,有效提升燃氣安全生產管理及突發事故應急處置能力。 房維 攝
山西修訂燃氣管理條例
近日,山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通過新修訂的《山西省燃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稐l例》將于7月1日起施行,從法治層面保障居民用氣安全。
據了解,此次修訂實現了全覆蓋、全鏈條、全方位,將燃氣管理規范范圍從管道燃氣經營拓展到瓶裝液化天然氣經營和車用燃氣經營;細化燃氣供應企業的安全供氣責任和安全用氣服務保障責任,強化燃氣用戶的安全用氣責任,加強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安全監管責任,筑牢全鏈條安全防線;提高對市政燃氣管道及其周邊范圍的安全保護要求,落實建設工程施工各方的保護責任,明確用戶燃氣設施的維護、維修責任,全方位保障燃氣設施安全有序運行。
修訂后的《條例》明確了燃氣規劃與建設管理、燃氣安全管理、燃氣事故的預防和處置、法律責任等方面的內容?!稐l例》圍繞市政燃氣管道、庭院管道及戶內設施的更新改造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具體制度設計,規定管道燃氣經營企業應當及時對達到設計使用年限及經過安全評估存在隱患的燃氣管網進行更新改造。為防止管道居民用戶因煤氣泄漏導致中毒事件發生,規定管道燃氣經營企業不得向居民及商業用戶供應人工煤氣;燃氣用戶應當履行安全使用義務,安裝灶前燃氣自閉閥門或者定時過流切斷閥,使用符合安全規定的灶具連接軟管和帶有自動熄火保護裝置的燃氣灶具。
在燃氣事故的預防和處置上,《條例》明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燃氣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并組織實施。關于法律責任,《條例》則依據國務院《城鎮燃氣管理條例》及有關上位法的處罰標準,結合山西燃氣安全管理工作實際,對相關禁止性行為設置了具體的處罰標準。
山東全面排查餐飲場所隱患
嚴格做到“五個一律”
日前,山東省政府安委辦印發《關于切實加強餐飲場所燃氣安全排查整治工作的緊急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有關部門結合全省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安全生產大檢查,以最嚴格的標準、最嚴格的要求、最嚴格的措施、最嚴格的執法,迅速全面排查餐飲場所燃氣安全隱患。
《通知》指出,這次排查要嚴格做到“五個一律”:即凡是使用燃氣的餐飲場所,必須立即安裝燃氣報警裝置,否則一律暫停營業;凡是使用燃氣的餐飲場所,行業主管部門和直接監管責任部門一律于7月底前完成全覆蓋執法檢查,發現問題依法嚴處,不放過任何問題隱患、不放過任何非法違法行為;凡是存在重大隱患、不能保證安全的餐飲場所,一律立即停業,并落實安全防范措施;凡是不按要求整改問題擅自生產經營的,一律依法嚴厲打擊,該追刑責的追究刑責;凡是發生燃氣生產安全事故的,一律嚴格按照省政府安委辦《關于“四位一體”加強事故調查處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開展事故調查,嚴肅追責問責,絕不姑息遷就。
《通知》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結合地區實際、部門職責,采取針對性措施切實加強燃氣安全宣傳教育。各級餐飲安全行業主管部門和直接監管責任部門要于7月底前完成一次對所有餐飲場所、所有餐飲從業人員的全員安全教育培訓。要制定專門工作方案,細化完善保障措施,明確重點培訓內容,確保培訓實效,全面提升廣大餐飲場所的安全管理水平,增強廣大餐飲從業人員的安全用氣意識及安全操作技能,切實避免因人為因素、低級失誤引發事故。要深入開展警示教育活動,深刻剖析包括泰安市岱岳區“6·21”液化氣罐泄漏爆炸事故在內的典型事故背后暴露的問題,督促廣大餐飲場所、從業人員以事故為戒,時刻緊繃安全這根弦。
《通知》還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嚴格落實《山東省安全生產工作任務分工》,明確餐飲場所安全生產主管部門、監管部門,從嚴從實落實責任。各級商務、住建、市場監管、消防等相關部門和機構要按照《關于成立全省城鎮燃氣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協調機制的通知》、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7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做好瓶裝液化石油氣行業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嚴格履行各自職責,認真做好燃氣安全各環節安全監管工作,嚴防失控漏管。各市、縣(市、區)要切實履行安全生產屬地管理責任,加強對餐飲場所燃氣安全工作的組織領導,進一步細化明確相關職能部門在燃氣報警裝置安裝、燃氣安全執法檢查、燃氣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等方面的工作職責,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落實。要從嚴從緊加強安全監管和執法檢查,督促廣大餐飲場所嚴格落實燃氣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各項防范措施,嚴防燃氣安全事故發生。
江蘇部署開展“回頭看”、再整治
江蘇省政府近日召開燃氣安全工作推進會,部署開展燃氣安全工作“回頭看”、再整治,對管網、儲配站和車用加氣站等燃氣供應設施再進行一次全面排查,著力消除隱患。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根據《江蘇省城鎮燃氣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各地積極開展燃氣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全省針對燃氣供應設施共排查整治一般隱患1.3萬余項,發現重大隱患140項。各地累計排查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1.2萬余個,排查整治隱患3.6萬余項?;铱阼T鐵管改造已納入2022年省政府民生實事重點督辦清單,需改造長度40.2公里,已完成改造38.3公里。
針對使用端是燃氣安全的重災區的狀況,江蘇省要求各級燃氣行業主管部門發揮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牽頭作用,主動“向前一步”,推動構建城鎮燃氣安全共同體。各地要推動基層應急、公安、住建、市場監管等力量形成合力,加大基層消防對餐飲等公共場所燃氣使用安全的日常巡查檢查力度,完善燃氣使用安全風險隱患動態發現機制,發現場所存瓶超量等隱患,及時聯合屬地街鎮督促用戶整改。同時要求各地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對執行入戶安檢制度、瓶裝液化氣配送服務制度不到位的企業要依法嚴格處罰,對多次違法和事故頻發的企業、單位及個人,要依法嚴肅責任追究,實行行業或職業禁入。
近日,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開展燃氣安全宣傳活動,工作人員向群眾講解正確使用燃氣的方法步驟和應急處置方法,增強群眾安全用氣意識。 陳劍 攝
內蒙古九部門聯合成立工作專班
近日,記者了解到,內蒙古自治區自城鎮燃氣安全排查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已對全區336家城鎮燃氣企業、2.1萬個各類場站設施、1318輛燃氣運輸車輛等進行了全面排查,發現問題隱患1.23萬項,已整改7617項。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了自治區住建廳、公安廳、商務廳、應急管理廳、市場監管局等9個部門共同參與的燃氣工作專班,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制定聯合督導檢查方案和半月報送機制,有力推動了全區城鎮燃氣安全排查整治工作。
城鎮燃氣安全排查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內蒙古自治區政府3次召開會議進行安排部署,燃氣工作專班多次召開視頻調度會、廳際聯席會、業務培訓會、專班辦公室主任辦公會,開展4輪實地督導調研,涉及7個盟市,采取“四不兩直”方式,通過調度、詢問、暗訪等方式對盟市城鎮燃氣安全排查整治情況開展監督檢查,對其余盟市開展書面調研。
按照《全國城鎮燃氣安全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和《內蒙古自治區城鎮燃氣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列出的排查整治6項任務要求,內蒙古制定了全區城鎮燃氣安全排查整治工作指南,歸納出173條具體排查內容,為本次排查整治工作提供詳細的規范標準、治理要求和排查方式。該區建立簡報制度,定期通報各地排查整治工作進展;制定宣傳教育方案,營造全社會“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輿論氛圍;建立全區排查臺賬、隱患治理臺賬報送和審核工作機制,實時研判各地工作開展情況,對進展緩慢的地區進行督辦。
截至目前,內蒙古除了對全區燃氣企業、各類場站設施、燃氣運輸車輛等進行了全面排查外,還對全區2.12萬公里燃氣管道進行排查,其中運行20年以上的燃氣管道有917公里。共排查出鑄鐵管道1737公里,其中灰口鑄鐵管道1361公里,已完成改造452公里。此外,自治區排查出被建構物占壓燃氣管道280處,已整改42處。全區對496.77萬戶燃氣用戶開展排查,已完成排查494.38萬戶,發現問題隱患5.79萬項,已整改4.08萬項。
河北建立投訴舉報和
失信懲戒“黑名單”制度
“要以事故為警為鑒,結合安全生產十五條措施落實落地,全面排查整治燃氣安全隱患問題!”6月26日,河北省政府召開全省燃氣安全排查整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副省長胡啟生在會上嚴肅指出。會議調度了全省燃氣安全技防裝置安裝工作、夏季燃氣安全管理等工作。會議要求,各地各部門要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應急管理部的要求,吸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下決心合力攻堅,壓緊壓實責任,堅決遏制類似事故多發勢頭。
會議指出,要認真分析近年來類似事故的規律和特點,著重關注餐飲、職工食堂等人員密集場所,聚焦密閉空間使用燃氣、設備設施老化、未安裝報警裝置等隱患,開展排查整治,防止大而化之、就事論事。要加快全省燃氣安全技防裝置安裝進度,6月30日前可燃氣體報警裝置要覆蓋所有餐飲單位、社會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9月30日前管道燃氣自閉閥要覆蓋所有城鎮既有管道燃氣用戶。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督促燃氣企業嚴格落實燃氣安全技防裝置安裝主體責任,逐一梳理燃氣用戶信息,確保安裝全覆蓋。要充分發揮街道辦事處、居委會作用,廣泛宣傳燃氣安全技防裝置安裝和用氣安全知識,提高群眾安全用氣水平。
會議強調,要建立投訴舉報和燃氣安全失信聯合懲戒“黑名單”制度,健全數字化監管平臺,推動數據互聯共享,實現“來源可溯、去向可追、責任可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采用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搭建燃氣安全智能管理平臺。
此外,要強化地方屬地責任,落細部門監管責任,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和用戶使用責任,加快形成燃氣安全齊抓共管工作格局。
“這樣的燃氣保供應急演練
以后要經常搞”
“報告總指揮,燃氣速供撬應急保供實戰演練準備就緒,請指示!”吉水華潤燃氣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快步跑到應急指揮中心匯報演練準備情況。
“立即啟動!”應急演練總指揮、江西省吉水縣應急管理局局長羅小軍在聽取匯報后,下達指令。
6月27日9時,由吉水縣應急管理局、城市管理局、華潤燃氣有限公司、江西生力源玻璃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燃氣速供撬保供實戰演練在江西生力源玻璃有限公司正式開始。演練模擬因上游中石油年度檢修,需停供管輸氣1天,供氣人員用速供撬快速恢復通氣。
接到指令后,安全運行部操作人員與槽車司機配合,快速完成槽車與速供撬的連接,然后開啟設備,按照程序點擊防爆控制箱上的水泵進出口閥門,打開水泵開關,將LNG槽車氣相跨接閥門打開,并將槽車氣相閥門打開,讓槽車的氣體通過整體加熱氣化器加熱后進入燃燒器燃氣管道,再調整調壓器,將出口壓力調整為5千帕。至此,在一刻鐘的時間內,演練人員快速安全地恢復了江西生力源玻璃有限公司通氣。
據了解,天然氣速供撬是一種新型設備,體積小、功能齊全、使用便捷,但在生產操作和設備維護管理上技術性要求比較高。演練現場配置速供撬一套,連接槽車后可直接進行氣化、調壓、計量、加臭等操作,全天候不間斷外輸天然氣,可額外增加5000立方米/小時的供氣能力,按照一戶居民1月用氣30立方米計算,1車氣可供1000戶居民3個月使用,臨時接收站強大的調峰作用能在特殊時期有效保障全區用氣。
“此次演練增強了供氣方及用氣方在面臨天然氣需求出現激增或超出常規供應保障范圍時,利用臨時供氣設備在短時間內應急補充天然氣供應的應急處置能力,做到了‘罐中有氣,心中不慌’,確保了天然氣持續安全穩定供應。這樣的燃氣保供應急演練以后要經常搞?!绷_小軍對此次演練進行點評。